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张斌、李迅雷、沈建光、万敏、郑津、彭志辉、王钻等先后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新向好,发展新动能加快壮大。虽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少困难,但我国经济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发展前景长期看好。大家还就应对外部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提出意见建议。
一是,张斌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他最近表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相对乐观的看法,主要来自几方面理由的支撑:
一是经济的基本盘,在全球的大型经济体当中,中国仍然是产业革新最快的国家之一。二是中长期政策环境的基本盘。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根本依托。三是中国有充分的政策空间应对特朗普关税冲击。四是资本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
在去年9月底10月这波增量政策中,张斌曾表示,“带动消费不是说光是激发消费意愿、创造消费场景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收入,而提高收入是跟逆周期政策紧密联系在一块的,因为逆周期政策最终落在地上是要提高收入。”
“稳市举措之外,还应通过宏观政策对冲需求冲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认为,中国通胀水平低,无论是通过财政还是货币政策扩大内需,都不至于像美国那样担心通胀风险。他特别提到:相较消费品以旧换新、生育补贴,通过保障房、医院等偏向民生服务的公共投资来对冲高关税影响效果更好。
张斌指出,外地农民工和务工人员进入大城市工作后,住房及公共配套设施的不足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让经济发展进入更高层次,仅仅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各方面进行改善,而这正是公共投资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二是,李迅雷是中泰首席经济学家,也是知名的卖方大佬。近期李迅雷发了一篇对关税升级的理解和分析,金石杂谈再度总结核心观点如下:加强经贸合作,尤其加强东盟、欧盟、南美等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全身心促消费:增量促稳,改革促进;降准降息,提高赤字以及增发特别国债。
1)从国际大循环角度,如何应对?①在当前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的背景下,畅通国际大循环尤为重要,通过加大国际间的经贸合作力度的多边主义来应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
② 积极利用区域经贸协定开展投资合作,如在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 3.0 版过程中,增强对东盟优质资产的配置空间;在东亚,可以进一步加大与日韩之间的合作,讨论加快三国自贸协定谈判;今后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也可以进一步加强;要进一步加大与南美的经贸合作,甚至进一步降低关税(比如大豆,巴西可以作为替代,加大进口,降低关税)。
③在国际大循环中,保持我国外贸航运畅通非常重要,应与相关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例如,维护我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合法权利意义重大,如巴西的 90% 大豆是通过巴拿马运河运往中国,因为通过巴拿马运河这条航线可以节省约 8000 公里的航程。
2)从国内大循环角度如何应对?全身心促消费:增量促稳,改革促进。
2023 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 GDP 比例为 55.6% ,比当年全球平均水平低了 17.4 个百分点。明显低于一些发达经济体,与主要新兴经济体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说明消费提升空间还很大,但也要客观看待提振消费的难度。
中国消费占 GDP 比例长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持续回落,这表明中国的消费内生动能不足。
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方案,如对财政预算结构和支出规模再调整,增加财政支出中用于消费的比重,适度降低用于投资的比重,同时再增加赤字规模,用于惠民生、促消费。
3)李迅雷提到几点具体举措:① 是否可以再增加 1 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促消费?具体可以体现在发放失业补贴、对低收入者发放食品券,对已毕业但尚未找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等。
②我国中央政府的杠杆率水平只有25%左右,故存在较大的加杠杆空间。相比之下,美国联邦政府的杠杆率高达120%以上,且面临的财政危机正在加重。当前的关税大战背后,实际上也是国家财政在比拼实力。
③ 在改革方面,主要是要优化存量。目前我国居民部门的银行存款高达 157 万亿元,高储蓄率是我国的居民部门的一大特色,这一方面与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偏高,偿债压力偏大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富裕阶层的消费意愿不足和投资收缩有关。
因此,促消费可以分类对待,即对中低收入群体采取各种补贴、增加收入、增加养老金等举措;对富裕群体则提供更多的消费场景,鼓励消费,尤其在服务消费领域。消费不仅可以应对产能过剩,还可以带动就业,而扩大就业又能带动消费。
④有必要进一步落实国民收入再分配改革,继续发挥财税改革对促消费的牵引作用。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通过推进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在收入分配中的占比,从而起到提振消费的作用。
三次分配方面,建议提倡高收入为低收入者捐款,共克时艰,富帮穷,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走共同富裕之路。
⑤在关税升级的同样背景下,我国与美国恰好相反,或将面临物价下行压力,降准降息有利于释放流动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居民部门的贷款压力。
为了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此刻更需要及时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合情,也合理。即当下正是实施有力度降准降息的较佳时机。
三是,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沈建光,在今年年初对中国2025年机遇与挑战中,他表示,2025年的政策力度仍不低,估计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可能带来2万亿以上的增量财政资金。同时,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转为“适度宽松”,进一步“降准降息”依然可期。
首先,伴随着持续的政策调整,房地产销售有了企稳回升的态势。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资金收购地产开发商的土地和完工房屋是推动地产市场恢复正常的关键。从一线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以什么价格、向谁收购仍有较大争议;市场关切有关部门能否提供细节指引让地方政府可以放开手脚。
其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提振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市场对于以旧换新进一步扩围、完善社保降低预防性储蓄、改善消费场景等政策方向高度认同,如果财政增量资金可以有相当体量用于相关领域,则2025年消费增长有望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主要动力。
最后,如果能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财税体制、社保制度、科技创新机制等市场关注的重点领域,推出实施一批重大改革举措,提振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与预期,无疑更有利于2025年中国经济企稳向好。
四是,万敏,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远海控第六届董事会执行董事、董事长,这家公司聚焦港口、对外贸易;
郑津,现任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自治区科协副主席。公司主要聚焦工程机械、道路机械、建筑机械、机床、电工机械、农业机械、空压机等;
彭志辉,则是人形机器人的代表,他是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知名的“华为天才少年”。聚焦的是新质生产力。
王钻,现任福建纵腾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公司以“全球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服务商”为企业定位,聚焦跨境仓储与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