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是时候改变“重规模扩张、轻合规建设”发展路径了。
文/每日财报 南黎
2024年,浙商证券(601878.SH)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图景:一边是斥资超50亿元鲸吞国都证券34.76%股权,以雷霆之势跻身行业并购潮的领跑者;另一边是全年六度遭监管“点名”,从IPO保荐失职到跨境业务违规,罚单贯穿全年。
进入2025年,浙商证券内控问题频频爆发。
先是今年1月10日,浙商证券因为部分投资者提供变相融资等违规项目被浙江证监局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措施,相关业务负责人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到3月28日,浙商证券因投行业务存在内控问题,再次被证监会勒令整改,并对该公司投行业务两位相关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一边是野心勃勃的全国化版图扩张,一边是屡踩红线的合规漏洞。如何在资本扩张的诱惑与合规经营的底线间找到平衡,成为浙商证券冲击头部券商阵营的必答题。
合规问题频频爆发
浙商证券收到的监管罚单,主要集中在投行业务。
去年3月,因在保荐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星冷链”)项目中,存在职责履行不到位,如保荐工作缺乏独立性、未如实说明历次聘请保荐机构的情况、尽职调查履职不到位等情形,上交所决定对浙商证券予以监管警示,对保荐代表人李婧晖、王一鸣处以3个月内不接受保荐代表人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的纪律处分。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多项资金流水核查资料,如关联法人、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关键人员等银行流水,均为浙商证券尽职调查进场前由其他中介机构获取,浙商证券相关核查工作流于形式。二是未对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家庭成员等关键人员大额资金往来予以充分核查,并获取支持性证据资料。三是对发行人银行流水等基础核查资料的获取过程未保持全程有效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李婧晖、王一鸣的处罚,是沪市发行上市监管历史上首单资格类处罚。而本次星星冷链案的资格罚不同于此前的声誉惩戒,上交所三个月内不接受两位保荐代表人申报文件,向市场主体传递“重典治市”的信号。
去年3月和8月,作为主办券商,浙商证券两次分别因为未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以及未勤勉尽责,被全国股转公司要求提交书面承诺。10月15日,其全资子公司浙商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因在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未遵从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规定和其他监管规定,遭香港证监会谴责及罚款266 万港元。
11月16日,浙江证监局又挂出两份罚单,剑指浙商证券及其员工在投资银行业务和IPO项目中存在的违规问题。该公司存在部分尽职调查工作履职不到位,个别项目保荐费收取过低,存在不正当竞争的情形。
如此密集的处罚,暴露出浙商证券在合规与风控体系建设上的重大缺陷。浙商证券要想成为一流券商不仅要靠并购,也要靠强化自身内部管理。
持续提升国都证券持股
3月23日,阿里拍卖平台完成了一笔券商股权交易。浙商证券经过156轮激烈竞价,以5704.2万元总价竞得国都证券3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成交价较市价溢价约11.85%,较起拍价溢价24.57%。
浙商证券的这次收购是去年并购国都证券的延续。
去年3月29日,浙商证券与重庆国际信托等5个交易对手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合计受让上述企业持有的19.1454%国都证券股份,转让总价款为298354.15万元。
去年5月份,浙商证券再次通过竞拍方式受让国华能源持有的7.6933%国都证券股份,成交价格为100944.13万元。6月份,浙商证券通过竞拍方式受让同方创投、嘉融投资合计持有的7.4159%国都证券股份,成交价格分别为91083.99万元、22407.73万元。
到去年12月27日,在收购国都证券34.25%的股份完成过户后,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至此,浙商证券累计耗资51.85亿元,总计持有国都证券股份20.27亿股,持股比例升至34.76%,远超国都证券第二大股东中诚信托。
在大股东变更背后,国都证券的管理层也随之进行了变更。浙商证券原副总张晖于今年2月空降国都证券担任总经理,这一关键人事变动被视为双方整合进度进一步提高。
意在补短板谋破局
浙商证券于2017年6月上市,从事的主要业务为证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自营业务、信用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期货业务、私募基金管理及投资业务、证券研究业务、另类投资业务、资产托管业务、上市证券做市业务。
今年3月24日,浙商证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8.16亿元,同比下降10.33%;实现净利润20.07亿元,同比增长10.04%。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较上年末增长30.26%,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较上年末增长28.39%。
从收入结构来看,期货业务为浙商证券2024年上半年最大的收入来源,在上半年实现58.48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证券经纪业务是浙商证券第二大收入来源,在上半年实现16.19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1.79%。
可以看到,虽然浙商证券的业务较为多元化,但是作为核心业务,期货业务、证券经纪业务占比较高;而其他业务规模都较小,业务结构并不均衡。
反观国都证券,2024年上半年其经纪业务(含信用业务)、证券自营业务的营收分别为3.13亿元、4.83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较高;而剩余其他业务占比较小。
与国都证券整合,或将使得浙商证券能够借助国都证券在北方市场积累的网点资源,快速融入北方市场,进而推进全国布局战略。同时,国都证券还持有中欧基金20%的股权,为财富管理与经纪业务注入新动能。然而,频繁的合规罚单暴露出公司内控薄弱,折射出“重规模扩张、轻合规建设”的路径风险。未来,浙商证券若想真正跻身一流券商行列,需在并购整合与内部治理间找到平衡。
丨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